日本不得不琢磨如何应对“工业4.0”与物联网冲击
来源站点:科技日报 转载媒体:中国科技网等 发布时间:2016-07-27媒体转载数:17
近几年,日本也与中国一样,掀起了“工业4.0”及物联网(IIoT)热潮。随着日本媒体和产业界出现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热,物联网、人工智能(AI)、大数据(BD)、云服务等成了热门话题。特别是日本对德国和美国的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感觉到了很大冲击。目前,德国有关“工业4.0”的研究机构及企业,如西门子、SAP、博世、菲劳恩霍夫协会等对来自日本的访问团组应接不暇。日本产业界已开始具体实施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系统与服务体系。
日本富士通总研主席研究员金坚敏长期跟踪研究“工业4.0”与工业物联网问题。最近,科技日报记者就制造大国之一的日本如何应对“工业4.0”以及物联网冲击问题采访了金坚敏。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金坚敏向记者介绍说,日本从上世纪70至80年代就开始了从数控到柔性制造(FMS)的研究和应用工作。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日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工业自动化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方面。特别是日本还在1989年提出了智能制造系统(IMS)概念,并于1995年启动了IMS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当时日本的制造业处于全球竞争优势的鼎盛期,欧美等主要工业化国家都加入到日本的IMS国际合作项目倡议中。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尽管欧美各国都希望IMS的国际合作持续下去,但倡议者日本反而于2010年4月正式退出了IMS国际合作机制。虽然IMS仅限于工厂内部系统智能化,但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与美国GE公司提出的工业物联网,却是基于IMS延伸到互联网思维下的智能制造与服务系统。
在互联网方面,日本于2000年提出“E-Japan”构想(实现高速互联社会的IT战略),2004年又上升为“U-Japan”(基于物联网的国家信息化战略,构建任何时间、地点、任何人都可以上网的环境),通过“E-Japan”和“U-Japan”战略的实施,日本已成为网络速度一流的IT国家。但是“U-Japan”战略并没有得到产业界的配合,网络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没有深入下去,“U-Japan”战略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金坚敏认为,日本产业界对互联网应用的抵触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过度担忧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流出等安全问题;产业组织的思想阻力,日本擅长磨合型的组织结构而抵触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同时,重视纵向一体化而轻视横向一体化;缺乏一个强势网络企业的推动。
产官学一体化应对冲击
金坚敏说,“工业4.0”及工业物联网在全球的广泛影响,给日本产业界带来了很大冲击。为此,日本分析了自身在硬件及嵌入式软件技术方面的优势及产业特点,于2015年1月公布了新机器人战略。同年5月,日本又在“机器人战略”框架下成立了产官学一体化的机器人革命倡议协议会,推动新机器人战略。
新机器人战略重点在于通过熟练掌握大数据、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使其实现自律化、终端化、网络化,并成为物联网方面的世界领袖。此战略提出的“机器人”仅是一个概念,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智能住宅等都被认为是“机器人”,重点在于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智能接口作用。
与新机器人战略侧重于智能接口不同的是,日本于2015年10月设立了物联网推进组织,通过产官学合作来推动日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开发与商业创新。物联网推进组织下设的开发工作组、新商业工作组、专题工作组负责日常工作。目前,该组织会员已达1000家左右。
鉴于产业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服务、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的现状,日本政府还开始集中各研究机构的力量组织开发集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10年内拟投入1000亿日元开发技术,以对抗来自GE、IBM、谷歌等平台大企业的竞争。
金坚敏表示,尽管日本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在努力寻找及实践应对“工业4.0”和工业物联网冲击的解决方案,但由于产业界对开放性网络环境的过度担忧,以及企业系列化组织形式的阻碍等原因,面向网络时代的产业转型还会困难重重。
URL:https://www.ieeesoli.org/index-me-id-6/
智能生产管理 在急速前进的智能时代 助推企业生产模式的变革
来源站点:张家界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7-26媒体转载数:0
智能生产管理的推进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全国各地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可以看到生产环节、设备、物料及仓库的运行情况,同时把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共享,使整个生产和制造过程透明化,可实现用户对生产和制造过程的全程跟踪。
不能否认互联网之于人类的价值。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开启了第三次技术革命。进入21世纪,互联网接过了这次技术变革的引领位置,开始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互联网+”步步深入商业、媒体、金融、交通、通讯、文化等众多领域,在创造全新商业模式、不断提高效率产出的同时,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种技术,互联网第一次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类自诞生以来最本能的需求之一:对信息的及时掌握与沟通。这也是它搅动天翻地覆的最大魔力。以经济领域为例,互联网建立了随时的联系,消解了信息的不对称,拉近了知识的鸿沟,省却了消费者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许多以往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从销售终端,物流渠道,到价格体系,它对整个企业产生冲击,对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面对这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实体经济的代表——制造业将走向何方,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工业互联网”、“工业4.0”,便是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回应。此种态势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双重挑战”的中国,应当选择何种道路,做出何种回应?
有专家认为,依托互联网技术,完成制造业的智能升级,实现“智能制造”,是符合自身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所谓智能制造,一般意义上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机器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的脑力劳动。
对于经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内在要求,是重塑制造业新优势的现实需要,更是拓宽产业施政空间的重要抓手,可谓“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核心诉求。不过,在利用互联网走向“智造”的过程中,有一点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真正推动“技术革命”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产品。
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无可置疑。从18世纪60年代起,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在英国取代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1870年以后,电力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但是,蒸汽、电流本身并不能带来任何改变。前者需要借助纺织机及其生产的布匹、机车及其拓展的物流,后者必须通过灯泡、电机、电池、电话等等才具备变革的力量。换句话说,只有通过搭载、应用于产品,科技才能够改变生活。
互联网同样如此。作为一种“连接”技术,如果没有实现连接,其本身就像电话线一样,并不具备任何价值。只有连接了机器与机器,连接了人与人,连接了万物,互 联网才能完成自己的华丽变身。智能制造的实现,严格地说,有赖于“物联”而非互联,便在于此。应该肯定技术的意义,但不能买珠还椟,蒙蔽了视野,轻视了实体经济和那些不变的商业规律。智能制造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制造,制造摆脱了质量、产量层面问题,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因为企业只有拥有产品,才能够赢得消费者。
智能生产管理在走向“智造”的过程中,谁能够认识、实践、坚持了产品。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是工业大数据,如果没有大数据,智能制造本身也将会是无源之水,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会把互联网、大数据、工业软件等连接在一起,形成未来的生态圈。
URL:https://www.zjjnews.cn/hyzx/4652404/
[浙江杭州] 打造工业4.0智慧园区 做强做大广告印刷包装业
来源站点:萧山日报 转载媒体:萧山网等 发布时间:2016-07-27媒体转载数:5
昨日,“八戒互联网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衙前镇举行。副区长魏大庆及区发改局、经信局、住建局、环保局、科技局、招商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八戒互联网产业园”由重庆猪八戒网、浙江胜达集团、广东彩印通三方合资,以“八戒印刷”为网络服务平台,线上依托中国最大的创意设计服务平台“猪八戒网”,线下以海量加盟广告公司图文店为服务窗口,以印刷、广告、包装类产品切入市场,打造优势供应链,为全国的企业提供一站式商务解决方案。
园区总部正式落户衙前镇,一期总面积3.2万平方米,届时将聚集50―100家区域内标杆型、龙头型单品企业进驻,形成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整合、提升产业效率和质量。“我们不仅仅是想做一个企业,我们是要改变广告、印刷、包装行业低效同质的现状,引导传统思维型企业做专、做强、做大。融合、嫁接互联网和资本的力量,升级、改造、重塑这些行业供应链和服务模式。”八戒印刷总经理陈万平表示,作为园区及平台的运营方,八戒印刷将以信息化、物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资源,努力将基地打造成工业4.0的智慧园区。
据了解,“八戒互联网产业园”计划将在三年内进行全国性布局,推广全国园区群的母体管理、孵化平台,积极推动“百城双创”,创造百亿产值,预计三年内将累计形成50亿元的产值,1―2亿元的税收。
在签约仪式上,魏大庆指出,“八戒互联网产业园”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对产业提升和资源整合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以“猪八戒”为代表的优秀互联网企业能够与萧山更多的民营企业合作,为萧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同时,魏大庆表示,萧山将提供优质服务,为园区建设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URL:https://www.xsnet.cn/news/szjj/2016_7/2585689.shtml
[广东东莞] 东莞出台新方案 鼓励融资租赁建设智能生产线
来源站点:中国网 转载媒体:中华财会网等 发布时间:2016-07-26媒体转载数:2
国内融资租赁市场虽然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还是近几年,随着各个地区关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利好政策出台,融资租赁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近期,陕西、浙江、广州、河南和福建等省市都有促进融资租赁发展的政策发布,使得融资租赁被广泛用于农机、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另外,上海誉商一位多年从事融资租赁公司注册的经理告诉我们,这次东莞市政府发布的《东莞市推广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工作方案》,对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表述如下。
东莞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早就了早年的“世界工厂的称号”,这座以制造业文明的城市,近几年却出现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为此东莞政府一直在苦思破局之策。
上海誉商信息部公布:广东省东莞市政府22日审议通过的《东莞市推广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工作方案》提出,东莞将推动建设100条以上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对企业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按项目设备和技术投入状况,给予总额10%至25%的奖励和资助,单个资助最高可到1000万元。对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则给予一定贴息。
东莞市政府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给东莞工业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一政策里还提到:此外,对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每年度融资租赁设备投资额不超过1500万元进行贴息,年贴息金额不超过设备投资额的8%,最高贴息金额120万元;为什么东莞市政府要这么支持融资租赁的方式呢?
“一般初创型的公司要8-12个月才能走入正轨,若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这个时间段,若给企业提供个性化、创新性的服务,整合产业链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多的订单,这有利于其迅速发展。”上海誉商一位从事融资租赁注册业务经理说。“所以东莞政府鼓励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是为了扶持哪些初创型公司。”
另外这位经理还介绍说“在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较为便利,可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融资,融资渠道多。而且外资注册相对比较容易,门槛不是很高。当前市场80%以上的融资租赁公司都属于外资,如果设立融资租赁公司股东背景不是特别强,达不到内资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条件的话,我们还是建议设立外资。”
URL:https://www.e521.com/news/jrgz/463900.shtml
[甲骨文] 甲骨文93亿美元收购云ERP厂商NetSuite
来源站点: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6-07-28媒体转载数:8
北京时间7月28晚间消息,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公司今日宣布,将以每股109美元的现金收购美国云ERP厂商NetSuite,交易总规模约为93亿美元。
甲骨文CEO马克·赫德(Mark Hurd)称:“甲骨文和NetSuite的云应用互补,将在市场上长期并存。我们将继续大力投资两家公司的产品,包括工程和分发。”
甲骨文联席CEO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称:“我们预计,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etSuite在这笔交易完成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即可为公司带来利润增长。”
NetSuite创始人兼董事长埃文·戈登伯格(Evan Goldberg)称:“NetSuite在该领域已有18年的开发经验,与甲骨文合并后受益的将是NetSuite用户、员工和合作伙伴。”
NetSuite CEO扎克·尼尔森(Zach Nelson)称:“NetSuite将受益于甲骨文的全球规模和用户覆盖,这将加速我们的云解决方案在更多行业和更多国家推出。此外,加入甲骨文之后还有利于加速NetSuite的创新步伐。”
这笔交易预计于年底前完成。
URL:https://www.ieeesoli.org/index-me-id-1018-ac-id-1216/
[沈阳机床] 沈阳机床集团孵化建设的全国首批智能工厂
来源站点:中国测控网 发布时间:2016-07-27媒体转载数:0
近日,由沈阳机床集团孵化建设的全国首批智能工厂,分别在湖北十堰圣伟屹公司和襄阳轴承厂相继建成投产。据圣伟屹公司董事长郑建伟介绍,新投产的智能工厂总投资3000多万元,由沈阳机床集团、ABB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等四方联合打造,半年时间就实现投产。依托智能工厂先进制造能力和服务优势,目前,企业已新增汽车配套产品订单50多个品种,合同额上亿元。这标志着沈阳机床从智能机床产品制造商向智能工厂工业服务商的转型迈进了一大步。
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重构的大趋势下,机床消费市场的变化主导着世界机床工业的再一次整合与重组。不可否认,制造强国理念再次点燃的激情,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机床工业的新一轮战略布局。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对此表示,打造制造业强国,不仅要看生产的产品是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更要看生产这些产品的装备是否是属于国产的。制造业强国的关键还是要看机床装备能否自给,如果机床还是靠进口,那么制造业强国的内涵就是不够的。
那么如何把机床行业做大做强,提升制造业强国的内涵?毫无疑问,数控机床是关键。事实上,机床装备的重要性在《中国制造2025》和技术路线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高档数控机床在制造强国战略中被确定为十个重点突破领域之一,而且其他九大领域的突破也都依赖机床装备能否率先做强。资料显示,高端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有数百亿元规模,且具有良好的增长性,但这个市场几乎被国外高端数控机床垄断,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面对现状,中国机床产业尤其是高端数控机床突围的路在何方?业内人士表示,中低端去产能、高端替代进口、进入机床消费市场,是国内机床产业突围的三大关键路径。
其中,中低端去产能的推进有赖于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的通力合作,这个过程中的阻力包括地方政府的税收等利益博弈;另外,去产能后的人员安置,以及高端产能的资本、研发投入,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而高端数控机床替代进口是国产机床现阶段最大的目标和机遇。目前,国内的日发精机、亚威股份、沈阳机床、广州数控等一些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高端数控机床技术积累和生产加工工艺,短板是在加工精度、产品稳定性上与国外存在差距。如果解决了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化的问题,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之间的差距将会显著缩小。
从整机组装进入到机床消费领域,是中国机床产业突围的第三条路径。尽管机床市场低迷,但机床消费市场形势颇为良好,机床零部件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颇为靓丽。有券商研究员表示,“机床市场虽然增速几近停滞,但机床的关键零部件更换市场规模巨大;此外,废旧机床改造升级的后机床市场也潜力巨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中国数控系统产业发展历程证明,高档数控系统的关键核心是买不回来的,必须立足自主创新。我们坚信:再经过5-10年的努力,中国家电、手机、高铁等行业的今天,就是中国高端数控机床乃至整个机床行业的美好明天。
URL:https://www.ieeesoli.org/index-me-id-70-m-id-9/
从飞机设计谈谈工业4.0如何颠覆制造过程?
来源站点:纸牌屋Hiworld 转载媒体:OFweek工控网等 发布时间:2016-07-24媒体转载数:5
“工业4.0”的蓝图之下,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同样白热化。以前,搞个小零件都得先画一张图纸,难以想象拥有成千上万个零件的产品从设计到最终产品得有多么复杂和漫长!那么今天,设计一架飞机或一辆汽车是怎样的场景呢?
中国航空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先生这样回答:
“现在的飞机研制是先在Cyber空间做产品方案设计和产品设计、产品分析仿真,然后是工艺设计、工艺仿真,之后是工装设计、工装仿真,接着是装配设计、装配仿真,最后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虚拟的飞行环境,进行飞机的虚拟飞行。在这个虚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发现设计、工艺、制造、装配及试验的问题,可在计算机上迭代修改,这就形成了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当所有问题解决之后,才进入到生产制造环节,即Cyber物理空间生产,当然生产过程也需全程数字化。总之,虚实精确映射、Cyber控制实体,这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中国航空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
哇!原来现在的飞机从设计、制造到飞行,已经实现了全程数字化!
来自一汽技术中心副总师李康博士则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数字化也是当前汽车行业的普遍做法。数字化汽车的设计以模型为工具,以数据为支撑,支持车辆结构和性能开发,贯穿整个车辆产品生命周期的系统仿真体系,它面向整车,综合协同;支撑整车开发目标的平衡和优化、分解和验证;多系统、多学科、多目标和多平台的仿真体系;从产品策划开始,贯穿开发过程,实现模型的完善、积累和重用。这种基于模型的整车性能控制体系对于提高研发质量、缩短研发周期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汽技术中心副总师李康博士
据了解,在这方面,一汽技术中心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如:建立了基于指标的模型;多学科参数化分析,建立车身及底盘的参数化模型,采用多学科集成建模技术,实现多方案、多性能的快速、同步分析;基于模型的电控系统开发;传动系统物理模型建立;模型支撑控制策略开发;实现实时仿真,支撑HIL系统应用;基于模型的车辆底盘性能控制——支撑底盘性能开发,CAE辅助调校减小调校周期,降低调校成本,提高调校效率;进行了电控系统预标定等。想必今后一定会越来越系统化、全面化!
其实,这些精彩解读都是来自于7月11-12日举行的“2016 Siemens PLM Software仿真与试验大会”。本次会议上,来自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机械、电子等领域的500多位用户代表聚集一堂,共同探讨的正是如何利用领先的数字化工具,建立数字化的产品开发体系,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那么,你准备好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制造新思维”了吗?
工业4.0时代,数字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做好知识储备和创新,也需要数字化领域的厂商提供引领创新的软件工具和解决方案,双方协力开创未来。
作为工业4.0的引领者,西门子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战略和解决方案,也引领着工业4.0时代的制造新思维。Siemens PLM Software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梁乃明先生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如今,软件在全球的应用是走向工业4.0的基础!
“西门子一直积极参与工业4.0的建设,并已在国内建成了工业4.0样板的成都数字化工厂,是唯一一家有能力一站式提供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企业,西门子的数字化企业平台能够引领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Siemens PLM Software仅2013年至今就累计投入了20多亿美元支持应对制造业深刻变化所需的数字化和各项功能。西门子愿意和各位精诚合作,携手迈进工业4.0时代。”
——Siemens PLM Software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梁乃明
那么西门子都提供哪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呢?Siemens PLM Software仿真与试验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Jan Leuridan博士介绍说:“通过2007年对UGS、2013年对LMS以及今年对CD-adapco的大手笔收购,西门子在产品开发和仿真试验领域的产品组合和布局逐渐完善。现在,在产品开发方面,Siemens PLM Software提供以Teamcenter为代表的PLM平台;在仿真与试验方面,Siemens PLM Software致力于为用户提供LMS Imagine.Lab系统仿真工具、LMS Virtual.lab和LMS Samtech仿真软件、LMS Test.lab测试软件及SCADAS采集硬件等多种工程工具和服务,帮助用户提升创新能力。”
“今天,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重磅推出了全新的Simcenter三维仿真平台,这是西门子的下一代多学科三维仿真平台,可以帮助用户通过预测性分析推动性能工程转型。”
——Siemens PLM Software仿真与试验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Jan Leuridan博士
Simcenter的重磅发布引起了在场嘉宾和用户用户的热烈反响,究竟这是一个怎样的三维仿真平台呢?她将为企业带来怎样的全新体验呢?
“当今的很多产品都来自复杂的产品开发环境,需要将机械功能与电子、软件及控制功能等各个方面相结合,工程部门必须开发出集成以上诸多方面的智能产品,采用新的材料和制造方法,并不断缩短设计周期,这就意味着必须改进当前对产品性能验证所使用的工程实践,使之发挥更大的预测作用,为实现数字化和系统驱动的产品开发提供支持。
而Simcenter的目的正是通过结合仿真和测试领域的多种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以实现西门子的预测性工程分析愿景。Simcenter所涉及的技术包括计算固体力学(CSM)和有限元分析(FEA)、计算流体力学(CFD)、多体动力学、控制、物理测试、可视化、多学科设计探索和数据分析等。对这些技术的管理是在PLM环境中利用Siemens PLM Software的Teamcenter软件来实现的,用以支持复杂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开发。”Jan Leuridan博士介绍说。
Simcenter将仿真和物理测试与智能报告和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帮助用户创建“数字双胞胎(Digital Twin)”,更准确地预测产品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产品性能。因此,Simcenter的推出标志着西门子在实现其数字化战略和预测性工程分析愿景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设计仿真与验证向分析工具的转型,而这对实现系统驱动的产品开发至关重要。
在Simcenter中,应用程序还将通过集成基于传感器的数据和高保真的基于物理学的仿真,利用工业物联网(IIoT)帮助制造企业创建和维护产品的数字双胞胎(Digital Twin),并确保其与所使用的实体产品保持同步。“这一能力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切实有用的产品性能预测,使这些产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使用条件,延长使用寿命,缓解产品降级。”Jan Leuridan博士最后表示。
越分享,收获越多。除了Jan Leuridan博士对Simcenter的分享让大家感到震撼、宁振波先生和李康博士的精彩案例分享令人受益匪浅之外,其实在“2016 Siemens PLM Software仿真与试验大会”上,还有60多场专业的分享。TEST、3D多属性仿真、MBSE系统仿真三个专业分论坛中,也有着同样精彩的技术报告以及热烈的现场互动交流。
在TEST分论坛,来自英格索兰、临工工程机械、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上汽集团技术中心、泛亚技术中心、华擎机械、奇瑞汽车、北汽动力总成、江淮汽车、北汽福田、长安汽车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分享了各自在测试方面的项目进程和经验。
在3D多属性仿真分会场,来自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奇瑞汽车、一汽轿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一汽技术中心、中船重工705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机构的代表介绍了他们在3D仿真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
在MBSE系统仿真分会场,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北汽研究院、上海宇航、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长安汽车、广汽研究院、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嘉宾就各自领域的MBSE系统仿真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
除了以上的现场分享,这次大会共收到160多篇技术论文供各界交流,其中有15篇被评为“优秀论文”。Siemens PLM Software还专门组织了隆重的颁奖晚会,向“应用案例奖”和“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了奖杯和奖品。再次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期两天的会议为来自各行各业的参会嘉宾提供了一个感知创新、分享经验的平台。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Siemens PLM Software的仿真与试验解决方案,将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帮助广大用户更快地建设先进的开发流程、推出更好的产品,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URL:https://www.ieeesoli.org/index-me-id-42-ac-id-2139/ |